〖校园动态.教师活动〗 书香润师心 阅启新征程 ——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 发布时间:2025-03-14
〖校园动态.教师活动〗
书香润师心 阅启新征程
——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
以书卷气韵涵养师者风范,用阅读积淀铸就育人匠心。为深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建设,引导青年教师进一步提升审美境界与人文修养,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于2025年3月11日举办“书香润师心 阅启新征程”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课程教学中心徐红副校长、李憬斌主任、黄华斌主任及全体青年教师参加此次活动,由李憬斌主任主持。分享会包括读书分享、优秀学生作业展示和新学期工作安排三个环节。
![]() |
寒假期间,学校为青年教师们准备了两本书,一本是《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另一本是《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因此在读书分享环节,每个青年教师都以寒假所读书籍为分享素材,从书本主要内容的介绍到书中感触最深的内容,共同分享读书体会以及带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启示!
许晴老师以《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为纲,结合六年生物教学实践,从“师徒结对”的经验传承、“实验课堂”的具象化创新到“错题共探”的破难策略,提出“学习-实践-反思”循环成长模式,倡导科学思维与人文关怀的课堂融合。
![]() |
曹文菁老师分享了《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的读书收获,她用书中有效课堂提问的建议,聚焦初三语文《范进中举》的教学案例,结合教学师父刘艳红老师的修改意见,运用“阶梯式提问”构建逻辑链条,改进自己课堂中的提问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并在作文评价中实践“多维互动”体系,借助板书明晰写作要素。
![]() |
董丽坤老师通过阅读《有效课堂提问的22条策略》,反观自己的教学,认为书中的提问技巧,提问方式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最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应用这些好的方法,并积累更多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有效提问经验,坚持不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 |
刘文汐老师则从师德修养与终身学习双重视角,阐释《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不断修炼自己的职业道德、教育心态和教学方法,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终生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好老师。
![]() |
高沛武老师援引《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书中“学习设计师”理念,分享了感兴趣的三个案例,强调教育者需实现三重转型:从知识权威转向理解者,通过深圳“影子计划”式的深度观察破解教育真相;从单向输出者转为探索伙伴,借鉴成都七中“反向课堂”经验构建教学相长新范式;从学科教师升级为跨界架构师,以上海抗疫数学建模课题为例践行“无边界教室”理念。
![]() |
刘康老师在《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一书的分享中强调“教育即心灵引导”,提出以专业知识为基,师德修养为魂,通过多元评价与耐心引导实现教学相长;除此之外,教师也需兼具专业知识与品德修养;同时,他也结合他之前的一些教育教学经历,指出爱心是走进学生内心的钥匙,耐心是应对差异化的基石,责任心是践行教育使命的承诺,要平等对待学生,与家长保持通畅的交流,要陪伴并培养学生成为自主获取知识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 |
王畅老师则在读完《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后,围绕缩短新手期主题,以李志欣老师的建议为指引提出四维修炼法:一是完成从学生到教师心态转变,树立从关注自我学习转向促进学生成长的责任意识;二是借力“师徒结对”机制,通过观摩优秀课例、请教班级管理经验实现“站在巨人肩膀上”快速成长;三是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将纸上所得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在应对挑战中形成独特教学风格;四是培养课后即时复盘习惯,通过持续分析教学得失提升专业水平。
![]() |
赵雪晴老师的读书分享则以“法治土壤育道德种子”为核心理念,阐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三重实践:一是创新角色扮演+场景模拟教学法,通过再现网络暴力情境让学生感知言语力量;二是构建时政热点+生活案例教学资源库,在备课时将宪法精神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的鲜活素材;三是创设模拟听证会等自主课堂,培育兼具法治精神与道德情操的时代新人。
![]() |
在青年教师读书分享环节结束后,李憬斌主任对教师们的寒假研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也对青年教师提出了要求:教育之路道阻且长,需持续以书籍为梯攀登成长新阶。同时现场展示了各学科特色寒假作业——学生自主设计的主题手抄报兼具知识性与艺术性,这既深化了学生的学科理解,更彰显了实践育人的意义与价值,希望青年教师在以后的学科特色作业设计中多创新、勤实践。针对新学期发展规划,李憬斌主任系统部署了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系列活动。
最后,徐红副校长进行总结讲话。她首先祝贺青年教师们经过一个学期师傅的引领和自我实践的快速成长,以及假期阅读书目的成果,并进一步指出,青年教师要明确教育的真正目的是立德树人,要清楚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同时要结合自身优势,平时多读书,多学习,多积累经验,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课堂设计时重点关注深层次问题和精准问题,以问题链带动学生深度思考。她强调,“教师要为学生着想,用心感受孩子们的感受”,真正成为能够“以问题驱动思维、以共情滋养成长”的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做学生精神世界的摆渡人,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思维共生、情感共鸣的成长场域。
![]() |
阅读始终是锻造育人能力的重要基石。此次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为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有助于培育青年教师形成终身学习能力、跨学科思维素养和教育教学智慧,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此次青年教师读书分享活动虽告段落,但智慧共振的涟漪仍在激荡,思维碰撞的余韵持续浸润教育实践。期待全体教师将阅读所得转化为教学创新的源泉,用书香涵养教育情怀,以智慧启迪学生成长,携手绘就“以文化人、以德育才”的育人新图景。
撰稿:曹文菁
摄影:曹文菁
编辑:张 仑 王 畅
审核:徐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