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坛争芳
- 教师团队建设
- 特级教师工作室
- 市区骨干教师
- 优秀班级主任
- 青年教师培训
- 教师风采展示
- 常用导航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中国教师资格网
- 中国教师研修网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北京市教师管理服务平台
- 北京继续教育
- 北京教师学习网
丰台区“春晖计划”第三期特级教师工作室进校园活动——“以读促写”教学体系构建与渐进实践
来源:李晓菊 发布时间:2023-12-12
为了发挥“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学科教育教学研修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打通区域、集团、校际间的优质资源的融通共享,助力校本研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丰台区“强基工程”提供持续发展新动力,丰台区“春晖计划”项目组面向全区中小学开启”第三期特级教师工作室进校园”第二场一一王岭特级教师工作室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活动。
12月6日下午,丰台区“春晖计划”第三期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组走进北京钱学森中学,开启第二站“第三期特级教师工作室进校园语文专场活动”。本次活动以“‘以读促写’教学体系构建与渐进实践”为主题,旨在引领教师立足课堂教学,通过专家引领与一线实践的互鉴生成,助力工作室成员及集群学科教师探索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路径,强化实践研究的成果生成,探索融合初高中学习成果教学经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出席此次活动的专家领导有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张彬福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领航计划”专家、北京教科院市级教研特级教师连中国老师,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人事科科长杨帆,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党委副书记石群雄,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冬梅,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初中语文教研员、中学教研室副主任谢守成,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语文教研员谢政满,北京钱学森中学党委书记王岭,北京钱学森中学李鹏举校长以及“春晖计划”第三期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骨干成员教师、丰台区初高中语文教师线上线下共1711人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由丰台区“春晖计划”项目负责人李晓菊主持。
N0.1 启动仪式
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北京钱学森中学党委书记王岭对各位领导、专家及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她表达了作为特级教师“择师业经师事,钟一生为师之师的经世是更高追求”的教学感悟。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党委副书记石群雄倡导区级项目和校本研修有机融合,把研修成果在区域内、学校内进行分享,让更多的师生受益。项目与项目间要融合,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实实在在的落实教育部的“强师计划”以及丰台区的“强基工程”,通过区校两级的持续联动,助力丰台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人事科杨帆科长则对“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能够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为老师们搭建更多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不断优化完善区域教师的成长保障机制,培养更多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优秀老师。
![]() | |
N0.2 教学展示
在教学展示环节中,北京钱学森中学语文教师王慧、张沐一、张冰、魏佳宁、王松环,聚焦初高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分别进行了精彩的现场授课展示。
王慧、张沐一老师呈现的双师课堂《让文字流动,让追念流淌——如何写一份鲜活的解说词》,以远赴上海研学活动中,参观钱学森图书馆的环节为背景,引导学生对解说词这一说明文体加强关注,并以“逻辑”“形象”为双重线索,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了一份份文字流动、情怀流淌的鲜活之作,抒发了自己对于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景仰,以及对祖国航天发展的追念。一位同学甚至以“满庭芳”的词牌创作了一篇致敬钱学森的解说词,为异彩纷呈的课堂画上了圆满句号。
张冰老师的初一语文课《淡妆浓抹总相宜——记叙文的详略》,从学生习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借助七上第16课《猫》这篇课文,指导学生学会选材与组材。首先,老师带着学生梳理《猫》的故事情节。总结出选材与详略的规律,并借助三只猫写法的异同,梳理出详写的方法。然后带领学生为学生例文“把脉”,找出问题,通过列提纲的形式,纠正例文中心不明确、详略不当的毛病。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掌握详写的一部分方法,提高了写作水平。
魏佳宁老师主讲课程为《妙用对比 情理并茂——联读一说一序》,本节课立足于“初高衔接”和“以读促写”两个核心理念,将高一和初三的教学篇目进行了整合,抓住《师说》和《送东阳马生序》的写作意图、对比手法、文体特征三方面,开展比较联读,进而通过变换写作意图、运用对比手法、组织“说”与“序”的改写训练,实现读写的双向融通,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读写素养。
王松环老师的初二语文课《诗词藏真意,妙笔著文章——古诗词鉴赏作文课》,以八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为主要课内教学内容,借助课外名家古诗词鉴赏材料,引导学生通过梳理课内外阅读材料,明确古诗词鉴赏角度,把握古诗词鉴赏作文的写作内容与行文思路。学生在课上修改写作提纲,撰写鉴赏片段,在讨论分享的过程中整合碎片化知识,增强古诗词独立赏析的深度,提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丰富写作内容,拓宽学习视野。
N0.3 专家点评
连中国老师认为王慧、张沐一老师的这节课是在真实情境中确认教学价值,捕捉教学契机,让学生真实地“坠”进去,产生一种真实的学习愿望,所以学生愿意去“追”。此外,教师依据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展开课堂,通过双师课堂形式,将学生分成逻辑队和形象队,形成既对立又互补的态势,激发了学生竞争和写作的愿望,课堂自主学习充分。他借此强调语言表达重在有独特认知和表达个性化,语言就是个人,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语言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的价值观,找到自己跟语言的关系,在语言中找到一个分明的“我”。
对于魏佳宁老师的《妙用对比 情理并茂》一课,连中国老师评价其“从读到写,逐步深入,不断延展”。魏老师抓住两篇课文最重要的手法,深入文本探讨,通过删除调换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领悟文本;抓住很典型的细节,推动学生对全篇题旨的理解。最后他强调要培养学生真实表达的愿望,这是写作的最重要的动力。为了作文而作文,终是下品。人的情感世界是内在的具体的,是编造不出来的,真的进入文字本身,人的形象就会很立体。阅读是有趣的事情,阅读要真实发生。
张彬福教授点评张冰老师和王松环老师的课例备课充分,对教学内容把握精准。张冰老师的课基于写作出现的问题,回顾《猫》让学生自己理解什么是详略,详略怎么体现中心,体现了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实践能力养成为依归的价值追求。他还提出,本课中学生作文仍存在表达不明确的小问题,建议授课的时候将清晰表达的能力渗透到其中。
张教授评价王松环老师的课教学思想非常正确,通过模仿类推实现写作创造。他提出读写结合不一定是读了就写,可以探索更多方式方法。比如读《春望》,可以用白话仿写出来。再去阅读鉴赏文章。他还以《哦,香雪》为例,提出初高中的写作都可以“开卷”进行,允许学生在课上查阅资料。
专家点评结束后,北京钱学森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长陈关宜老师为大家介绍了王岭特级教师工作室“以读促写”体系的构建情况和专家点评感受分享。
N0.4 活动总结
最后,王冬梅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参加本次活动,与大家交流了“以师为本”的培训理念,让老师在真正的实践当中去学习,去研修,更加突出老师学习的主体地位。再就是以点带面,以一个老师带动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带动一个学校,以一个学校为核心,带动一个集群,把区级的培训下沉到学校,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一线的老师和孩子,最终惠及到孩子的发展。希望有幸加入到“春晖计划”项目的老师,通过自己的学习,把自己的成果真正用到实践当中来,发挥辐射引领的作用,助力老师们的专业发展,推动丰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丰台区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