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钱学森中学!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辩证观世事,青春绽锋芒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 发布时间:2025-09-24

  9月23日,北京钱学森中学高一年级举办了以“辩证观世界,明理砺新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经过前期各班级初赛的激烈角逐与精心选拔,共有十位优秀的选手脱颖而出,站上了决赛的舞台。他们将用语言的力量,分享他们对“辩证观世界,明理砺新锋”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围绕国家发展、个人成长与青春使命展开深刻思辨,呈现了一场思想与语言交融的青春盛宴。



  一、以辩证之眼观时代大势

  比赛在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开始,比赛中,每位选手从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阐释了辩证看待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都展示了自己的独到之处,九三阅兵的铿锵步伐到科技强国的坚实足迹,国家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辩证思维的指引。透过九三阅兵场上那些训练有素的军人与先进的武器装备,我们已经看见了当今中国的强大。

  高一1班李雨霏同学提出:“现在的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发展军事?”以独特视角横看中外,纵观古今讲述思辨以明理,磨砺铸就新锋。



  高一7班李峥羽同学的演讲题目是《以辩证破局,以磨砺成锋》。诉说铭记抗战历史、以辩证眼光观世界、以实践磨砺新锋,感受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高一10班秦小童同学以钱学森、袁隆平等先辈为例,指出“明理”不仅是理解国家发展的逻辑更是传承民族精神的基石。



  高一4班王浩铭同学则从抗战历史出发,强调唯有以辩证之心回望过去,才能更好地传承家国情怀,担当时代重任。



  选手引述历史,对比今昔,激发共鸣,一致认为,青年一代应以历史为镜,以现实为基,以辩证为方法,读懂中国道路的深层逻辑,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

  二、于细微处砺新锋

  “明理”不仅关乎宏观叙事,更体现在个体的认知与行动中。比赛中,选手们从个人经历、身边故事出发,探讨如何将辩证思维融入日常思考与选择。高一3班王天九在《于细微处观天下,在担当中砺新锋》中提出,个人的点滴努力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唯有在具体实践中磨砺自我,方能真正“砺新锋”。



  高一6班赵博俊则在《辩证观事,明理择路》中强调,面对复杂现实,青年应避免非黑即白的判断,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做出更理性的选择。这些演讲表明,辩证思维不仅是方法论,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指引青年在纷繁世界中保持清醒、坚定方向。



  三、以思辨之智点亮未来

  青春是思想的觉醒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让青春不负时代、不负理想?选手们从“辩证观世界”中找到了答案。

  高一5班刘昕烨在演讲中呼吁同龄人“以思辨之眼观世事,持明理之旗挥新风”,强调青年应主动思考、敢于质疑、勇于表达。



  高一8班王沛饶在《观世界之多维,砺青春之锋芒》中则指出,青春不应局限于单一赛道,而应在多元视角中寻找自我定位,在实践锻炼中绽放光芒。这些观点共同勾勒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画像:他们不盲从、不浮躁,以理性为舟,以明理为帆,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观世界之多维,砺青春之锋芒



  高一2班王梓瑜讲述思想是时代的航标,辨证是智慧的钥匙。我们以历史为明镜,映射当下,以辩证为利刃,剖析古今,方能把握时代脉搏,成为当下建设新中国的生力军!



  高一9班同学陈昱潼同学带来个人对于“砺新锋”的精彩演讲,明理并非终点,而是为了更好地行动。明晰道理,汲取智慧,我们方能砺新锋——磨砺出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锋芒。



  精彩的演讲过后,高一年级评委教师代表谭崢老师、申妙莹老师对本次比赛和选手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选手们的表现,并鼓励全体同学将“辩证观世界,明理砺新锋”的主题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持续提升思维品质,勇担时代使命。




  四、比赛结果揭晓:思辨之花,硕果累累

  精彩的演讲与深刻的思辨过后,经评委老师公正评审,本次比赛结果隆重揭晓。

  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高一2班 王梓瑜



二等奖

高一1班 李雨霏

高一8班 王沛饶



三等奖

高一7班 李峥羽

高一4班 王浩铭

高一3班 王天九



优秀奖

高一9班 陈昱潼

高一10班 秦小童

高一5班 刘昕烨

高一6班 赵博俊



五、思辨之声,青春之锋本

次演讲比赛不仅是一场语言的较量,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选手们以饱满的热情、深刻的见解和流畅的表达,展现了钱学森中学学子良好的思辨素养与精神风貌。言辞凿凿,展现的是思维的深度;目光灼灼,闪耀的是青春的光芒。愿每一位青年都能以辩证为翼,以明理为灯,在属于自己的时代中,砺出新锋,照亮未来!




  供稿:高一10班杨宇航

  图片:高一年级组

  编辑:刘阔 赵佳雪 高欣

  审核:王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