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钱学森中学!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烽火铸忠魂 赤子耀星河 ——北京钱学森中学初二年级浙沪研学圆满收官 北京钱学森中学 2025年07月23日 17:07 北京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 发布时间:2025-07-24

  当书本的墨香化作眼前的烽火弹痕,当课堂的讲述融入脚下的历史砖石,北京钱学森中学初二年级学子的上海研学之旅,便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抵达了承载着最深重记忆与最璀璨精神的终点。7月11日,我们以历史的叩问与精神的朝圣,为这场盛夏的成长远征写下了最厚重的篇章。

  烽火记忆:四行忠魂,永铸心碑

  走进四行仓库这座屹立于苏州河畔的战争丰碑,斑驳墙面上密布的弹孔仍带着硝烟的温度。1937年淞沪会战的烽火中,“八百壮士”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馆内泛黄的家书里藏着“舍小家为国家”的赤诚,锈迹斑斑的步枪上刻着不屈的民族脊梁。在讲解员的讲述中触摸历史的脉搏——原来课本里“英勇无畏”四个字,是由无数平凡生命的坚守写就。同学们屏息凝视,指尖仿佛触碰到历史的滚烫脉搏,深刻理解了何谓“民族的脊梁”,那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重重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房。








  科学丰碑:钱馆追光,星耀苍穹

  带着历史的震撼与沉思,我们转身步入此行的精神高地——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这里,闪耀着另一种穿越时空的光芒。

  玻璃展柜内,泛黄的演算手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与批注,无声记录着钱学森先生为“两弹一星”事业殚精竭虑、日夜钻研的日日夜夜。珍贵的影像资料中,他那句振聋发聩的誓言——“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穿越时空,依然掷地有声,激荡着每一位学子的热血。跟随展览脉络,我们重温了钱老远渡重洋求知、冲破阻挠毅然归国、白手起家开创中国航天事业、呕心沥血培育栋梁之才的壮阔人生。他用毕生心血与智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何为“把一切献给祖国”的赤子之心与科学报国的至高信仰。站在钱老的雕像前,同学们肃然起敬,“学以报国”的种子,已在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中学学子心中深深扎根、蓬勃生长。





  足迹回响:沪上长卷,润泽成长

  几日行程里,同学们的脚步还掠过城市的更多角落:或许是在百年校园的林荫道上读懂“学以报国”的传承,或许是在现代科技馆里惊叹于科技迭代的速度,或许是在江畔晚风里感受着这座城市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从容与奋进。每一处驻足,都是一次与过去的对话;每一次聆听,都在为未来积蓄力量。DAY 5扬帆起航:研学落幕,星火长明

  当返程的高铁缓缓驶离上海,金色的夕阳为这座英雄与梦想之城披上荣光。几日来的所见所闻在心中慢慢沉淀,变成比课本更鲜活的认知,比说教更深刻的感悟。这场研学不是终点,而是少年们以理想为帆、以奋斗为桨,向着未来启航的新起点——那些触摸过的历史温度、那些感受过的精神力量,那些被点亮的科技梦想,那些被浸润的文化底蕴,终将化作成长路上永恒不灭的璀璨星光,指引着钱中学子们,在未来的求知路上明辨方向,在人生的征途中坚定信念,胸怀家国,矢志创新,勇担使命,以青春之我,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辈的壮丽篇章!


  撰稿:张博洋

  摄影:初二年级

  编辑:赵佳雪 方盼

  审核:王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