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钱学森中学!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读行皖南大地,筑梦青春远航——北京钱学森中学初二年级走进安徽研学之旅Day1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 发布时间:2024-11-29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北京钱学森中学初二年级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徽州研学之旅。11月28日早上六点钟,天空仍被夜幕笼罩,点点繁星闪烁其中,一轮弯月高高悬挂。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大家有说有笑,激烈地讨论着此次研学活动。即使是凌晨时分温度低至零下的寒冷天气也无法冷却同学们心中的热情。



  待各班班长清点人数完毕后,同学们登上大巴车,前往北京南站。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与同学们一同外出远行。在北京南站候车时,同学们也没有闲着。许多同学都在看书,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旅行,都是开阔眼界的途径。然而只有走出书本,走出家门,亲眼见证那些美景,才更能体会到书中所写的千般风景。






  伴随着列车车轮的转动,同学们的研学之旅也正式启程。车窗外,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金色的阳光酒进车厢,酒在同学们洋溢着笑容的脸上。




  列车在轨道上疾驰着,同学们也不由得向窗外望去,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有的同学拿起相机,按动快门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有的同学十分热爱学习,拿出作业写了起来;而有些同学想要了解乘务员的工作状况,便采访起了列车的乘务员……





  越过高山,跨过长江,历经四个多小时的路程,同学们终于来到了这片名为安徽的土地。刚下列车,大家身上来自北方的寒气便被南方湿润温暖的空气带到了九霄云外。我们先参观了中国科技大学,它被誉为“科学技术的最高殿堂”。安徽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湿润,所以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因此我们见到的中科大校园仍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在中科大的校园里,学姐带领我们了解了中科大的校史,了解到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第一台专用同步光源“合肥光源”都来自中科大。在秋日走进中科大校园,就如同走进了油画一般。道路两旁的树叶五彩斑斓,有的树叶落在草坪上,交织成一张柔软的彩色地毯。中科大校园内的湖中,一棵棵水杉傲然挺立。水杉是只在南方地区生长的植物,属于杉科水杉属植物,落叶乔木。





  湛蓝的天空与各色的植物一同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中,富有诗情画意。



  参观完中科大,我们又前往了安徽博物院。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安徽省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在这里,同学们见到了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铸客大鼎。在武王墩楚王墓发掘之前,它是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大鼎。它出土于李三孤堆楚王墓,被誉为楚国重器。毛主席在观摩这座大鼎时,曾经开玩笑地说:“这座鼎大得可以煮一头牛!”




  以及最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云纹五柱器:

  它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但是样子却与我们现代人使用的路由器非常相似,因此被人们称为“西周路由器”。除此之外,安徽博物院的其他文物也非常有趣:




  参观完安徽省博物院,同学们在安徽研学之旅的第一天也宣告结束。伴着夕阳的余晖,同学们先前往了饭店用餐。在用餐之前,各班负责人和随行老师先总结了一下今天的行程,而后餐厅的古筝演奏者为我们弹奏了《起风了》和《荷塘月色》两首音乐。同学们在优美的乐声与欢声笑语中度过了难忘的用餐时光。








  用过晚饭后,同学们回到了酒店。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火灾疏散演习,使同学们熟悉了酒店的逃生路线。毕竟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嘛!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后,同学们洗漱完毕,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明天的旅程又将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撰稿:初二1班 周辛祺

  图片:初二年级

  视频:初二1班 崔宇丞、初二2班 刘禹森、初二3班 张博洋、初二3班 李泽臣、初二3班 黄滢菡

  编辑:方盼、赵佳雪

  审核:王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