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钱学森中学!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聚智科研,钱中举行市级课题开题报告会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 发布时间:2025-04-10

  4月8日,北京市教育督导学会2024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会在北京钱学森中学本部校区举行。老校长李有毅、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简作军、北京钱学森中学副校长王连东作为本次课题专家评委,为课题作指导点评。



  首先是课题报告环节。韩巧云老师主持的课题题目为《基于小初高一体化的生物学PBL创新研究》。本课题紧扣国家教育政策,聚焦小初高一体化的生物学项目式学习(PBL)。在政策与教育发展需求驱动下,旨在构建生物学PBL选修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连续发展。通过开展太空种子种植、微生物培养等项目,让不同学段学生协同合作,依据其能力和思维发展特点分配任务。运用文献研究、访谈、行动研究等方法,预期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和案例,将为小初高生物学教育衔接和跨学科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王博文老师主持的课题题目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研究》,该研究认为高中阶段要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重在建设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拟通过优势学习作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支点,依托模型构建、项目式学习、学科竞赛、创新课程,构建初中、高中和大学知识体系的贯通模式,从而摸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成长规律。该研究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聚焦到成长环境的建设,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对学科的热爱。同时关注学生和老师,认为需要建立一个拔尖创新的学习生态。



  王芳老师主持的课题题目为《AI赋能小初高一体化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小初高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为小初高一体化英语教学提供新思路。课题聚焦当前英语教学中学段衔接断层、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依托AI技术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智能化互动体验和数据驱动的精准反馈等优势,构建小初高一体化的英语教学新生态。研究将探索AI技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衔接、推动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并兼顾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课题团队将开发适用于小初高英语教学的AI资源库,形成可推广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案例。课题负责人王芳老师表示,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将为英语教学的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随后进入专家点评环节。三位专家对课题均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与点评。



  简作军副院长表示,钱中教师科研素养好,在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有独特的做法。三位老师的课题都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开题报告结构均完整清晰,研究中进一步思考小初高、课内外纵向与横向一体化,做好实施阶段的划分、拔尖创新人才的界定等问题,在课题实施阶段进一步将做法具体化。



  王连东副校长指出,三个开题报告参考学校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拔尖创新人才体系进行论述,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策略。希望学科间通过联动能够形成合力,基于校情和实际问题做深入细致研究和实施,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李有毅校长指出,课题可在概念界定时将问题具体化,将主题进一步明确。课题实施过程中深度思考和研究创新人才的选拔模式,探索小初高一体化和项目式学习二者结合的方法,明确AI赋能在不同阶段的应用,在他人实践基础上寻求更大的突破和变革。



  春天洋溢着生命的气息,演绎着觉醒与生机,昭示着成长与成熟。北京钱学森中学将籍天时、地利、人和之势,用心用情实干担当,在教科研领域不断探索和发展。



  撰稿:朱中原郭春红

  摄影:凯世影像

  编辑:赵佳雪 方盼

  审核:王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