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新闻
专家来支招,提升微党课质量有妙招!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 发布时间:2025-04-11
微党课经验分享讲座
为提升东南和学区党员教师的微党课授课能力,助力其在即将到来的丰台区“砥砺杯”微党课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4月8日东南和学区携手北京钱学森中学集团,特邀北京市丰台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建室主任杨霄楠,为学区35岁以下党员及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微党课经验分享讲座。
讲座伊始,东南和学区主任王瑛琨发表讲话,对杨霄楠主任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表达了对本次讲座助力学区党员教师备战“砥砺杯”微党课比赛的殷切期待。
微党课经验分享讲座
讲座中,杨霄楠主任围绕“如何讲好微党课”这一核心主题,展开了深入且细致的分享。他从宏观层面阐述了讲好微党课的重要意义。思政引领力是教育强国应具备的内涵之一,而微党课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教育的思政引领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肩负着培养有信仰、有理想的学生的重任,讲好微党课不仅是提升党员教师自身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将“育人”理念融入日常教学的有效方式。
在“怎么讲好微党课”部分,杨主任详细介绍了微党课的概念、特征。微党课之“微”,意在强调其“麻雀虽小”,但须得“五脏俱全”,其内容必须是完整且重点突出的;微党课之“党”,则意在强调其内容必须观点正确、论证严谨,具有权威性与说服力。微党课的“课”,要求其具备五个“度”,即有“高度”、有“温度”、有“亮度”、有“力度”、有“硬度”。
最后,杨主任还分享了讲好微党课的几大绝招。第一招是“会选主题”,主题的选择需紧密结合时代热点、教育实际与自身经历,确保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讲。第二招是“注重积累”,党员教师们应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广泛收集素材,建立自己的素材库,为微党课提供丰富的案例与数据支撑。第三招是“党课众筹”,鼓励党员教师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微党课内容与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讲座结束后,北京钱学森中学党委书记王岭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强调教师是有信仰、有追求的职业,在党的领导和大思政精神的引领下,党员及青年教师都应进行贴近实际、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同时,她提出,一线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问题、教师自身问题以及社会变化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党课和演讲的思考空间,党课要讲明白这些问题内在的关系,真正发挥育人作用。
此次讲座为东南和学区的党员及青年教师指明了方向、传授了方法、注入了动力。相信在即将到来的“砥砺杯”微党课比赛中,东南和学区的党员及青年教师们定能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知识和出色的表达,展现新时代教师的风采,取得优异成绩,为教育事业增添光彩。
部分党员及青年教师感悟
北京钱学森中学吴佳霖:
这场关于微党课的培训讲座让我深受启发。杨主任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讲解,让我深刻认识到微党课作为党员教育创新载体的重要意义。通过小故事折射大道理的方式,既能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又能有效传承红色基因。特别是“教育热点+党建重点”的选题思路和“点题-叙事-升华”的结构设计,为今后开展党课教育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指导。
北京钱学森中学林舒展:
参加此次微党课培训后,我深刻体会到“小课堂”也能传递“大能量”。微党课以“主题聚而精、切入小而巧”为特色,通过鲜明的政治导向和生动的案例,将党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让我在短时间内收获了丰富的思想启迪。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如情景式、互动式方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也调动了大家的参与热情,真正实现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此外,微党课注重实效性与成果转化,既提升了我的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也让我认识到党建工作与个人成长的紧密联系。通过聚焦热点难点问题,微党课成为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实现了“小见大”的效果。未来,我将把所学转化为行动,在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北京钱学森中学苏丽君:
杨老师精彩的解读不仅使我深刻感受到讲好微党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观看到很多优秀案例,学到了不少经验和技巧。我将从此次培训中汲取的思想养分反哺教学,把党的感人故事和最新报告精神转化为青少年易于接受的表达,用学术厚度夯实信仰根基,以情感温度培育时代新人,在三尺讲台上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
北京钱学森中学方盼:
此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首先使我认识到了,思政教育之于我们日常教学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是在各个学科日常课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实现的,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将“育人”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其次,此次讲座让我真切体会到微课堂中蕴含的大智慧。微党课以小见大的设计理念给了我深刻的启发,让我明白一堂优质课应该达到见微知著的教学效果。这种寓教于微的教学方式,既能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又能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撰稿:方盼
图片:凯世影像
编辑:赵佳雪 方盼
审核:王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