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钱学森中学!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破茧课堂边界,执笔解码真问题——钱中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报告分享会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 发布时间:2025-04-25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在于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对高中生而言,其意义远超出“完成课题”本身,更体现在学术能力提升、个人成长促进和未来发展赋能的全方位价值。

  假期筹备,成果展示

  寒假期间,高一年级的同学自由组队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依据兴趣自选研究方向并确定课题。开学后,各班组织成果分享会,并评选优秀案例。以下为各班活动心得。

  高一(1)班

  在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展中,高一(1)班涌现出一批主题鲜明、方法科学、社会价值突出的优秀课题。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更为校园学术研究氛围注入了新活力。

  优秀案例展示:

  1.贺紫珊、刘湘萌、苗景元、王嘉雨小组“探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滕蔓、孟思言、苗佳瑜小组探究的“电影艺术的审美与文化价值”

  3.闫昕然、汪晓露、张敬雯小组“科技发展对人类伦理的挑战”

  4.石翔宇、唐琦皓、李昊宸、陈博文小组的“北京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

  5.孟墨瀚、王绍腾、王敏铖小组“关于随机排座位的研究”




  高一(2)班

  学期伊始,高一(2)班举行了研究性学习的报告会。报告完毕后,经同学们的投票选出了几个优秀课题,如: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生活的影响;城市雨水花园设计及其对城市的影响等等。在研究过程中,同学们经历了思考、准备、撰写和演讲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对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挑战,这有利于提高与人沟通、整合信息、携手合作的能力。




  高一(3)班

  开学不久,班级内开展了寒假期间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经过投票评选,三份优秀报告脱颖而出。

  研究型学习





  其中,李秉锡小组的《网络小说发展及其影响》荣获第一名,该报告深入探讨了网络小说从起源到全版权运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对全民阅读、文化产业发展及社会现实反映的积极影响,并提出加强版权保护和国际合作的建议。其贴切主题,富有创意性的排版设计也深受同学喜爱。

  唐晚玉小组的《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和李星哲小组《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并列第二名。前者剖析了饭圈文化的利弊,提出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引导青少年价值观的策略;后者通过实验揭示了膨松剂、消毒剂及粉尘爆炸等生活化学现象的原理,强调了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些报告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大家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高一(4)班

  在研究性学习的多彩旅程中,同学们接触到了许多优秀案例,这些案例主题多元,视角独特,令大家受益匪浅。




  在“《红楼梦》的文化内涵探究”中,小组成员深入文本,从家族兴衰、人物情感、社会制度等多个角度分析,探讨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以及人性在其中的挣扎与抉择。

  在“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联”研究里,同学们对不同民族服饰进行调研,发现藏族服饰的长袖、宽腰、大襟与高原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相关,而傣族服饰的轻盈、单薄则与当地湿热的气候相适应,并深刻认识到民族服饰是地理环境的“活态档案”,体现了人类如何通过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中国诗词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色”探索中,大家梳理诗词从先秦到近现代的演变历程,分析不同时期诗词的风格特点,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古代诗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鲜明的风格特点,其演变与时代背景、文化思潮、文人精神紧密相连。

  高一(5)班

  同学们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并在新学期伊始进行了小组课题展示。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展示了假期的学习成果,也不乏有优秀报告脱颖而出。例如卢丁小组所探究的“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探究”课题,李浩翔小组所探究的“智能家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课题,都以精美的ppt呈现了同学们对社会对文化的深度思考与探究。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不仅提升了文献分析与实践能力,更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团队协作中思维碰撞的火花,让同学们学会用多元视角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高一(6)班

  近日,高一(6)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活动,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课题报告。这些报告不仅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也体现了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合作共赢。此次分享围绕科学探索、节日文化、人际交往等多个维度展开,吸引全班同学热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展示会,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激发了大家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展示会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了综合素养。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拓宽同学们的知识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养,助力同学们全面成长。超越分数,定义未来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学生从“解题者”转变为“问题的发现者与解决者”。这种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尤为关键——当标准化知识可被机器替代,人类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将成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对高中生而言,这不仅是升学的“加分项”,更是为未来人生储备的“核心资产”——唯有持续创新、跨界思考、躬身实践的个体,方能驾驭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撰稿:高一5班刘天玉

  摄影:高一年级组

  编辑:赵佳雪 方盼

  审核:王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