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钱学森中学!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丰台区"十四五"青年干部培训班走进钱学森中学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 发布时间:2025-05-21

  2025年5月20日上午,丰台区教育系统“十四五”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走进北京钱学森中学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入校伊始,王岭书记、李鹏举校长带领培训班学员参观了“钱学森纪念馆”。

  在纪念馆内,学员们驻足观看了钱学森生平事迹展,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手稿文献和实物展品,系统学习了钱学森从海外求学、突破重重阻力归国,到领导中国导弹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传奇历程。深刻感受到科学家“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国为重,家为轻”的赤子情怀,更让学员们直观体会到钱学森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





  培训环节,李鹏举校长围绕“新时代中小学中层干部核心素养与使命担当”展开深度分享,从价值引领、管理效能、团队建设、专业示范四大维度,系统了解读中层干部的成长路径与责任内涵。

  一、铸魂:以教育情怀筑牢初心根基

  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坚守。李鹏举校长强调,中层干部需以“三心”夯实职业底色:

  1.朴素之心:摒弃浮躁功利,永葆对教育本质的敬畏,将个人发展融入学校长远规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甘做教育铺路石;

  2.仁爱之心:怀揣深厚教育情怀,团结教职工、关爱学生,以情感共鸣凝聚团队向心力,让校园成为温暖的教育共同体;

  3.定力之心: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战略清醒,锚定学校发展主线不动摇,以“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抵御内耗干扰,守护教育初心的纯粹性。

  二、强能:以实干担当锤炼管理硬核

  中层干部是学校战略落地的“转换器”,需在“能干事、干成事”中彰显价值:

  ‍1.资源统筹,提效增能:树立“全周期管理”思维,精准对接教育教学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流程,通过跨部门协作机制打破壁垒,让有限资源迸发最大效能;

  2.沟通协同,破局攻坚: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沟通体系,向上善用数据化思维精准汇报,向下以同理心倾听诉求,横向以项目化协作凝聚共识,让“高效沟通”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3.抗压笃行,闯关破阵:教育改革面临多重挑战,需锻造“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理素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砺担当,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推动工作落地。

  三、聚力:以协同共生激活组织动能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中层干部需成为组织生态的“粘合剂”与“催化剂”:

  1.同频共振,凝聚合力:与学校发展战略“同频”,将个人目标融入整体规划,通过定期目标对齐会、跨团队经验分享会等机制,消除“各自为政”的低效内耗,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事氛围;

  2.文化引领,协同共进:以“无私奉献、敢拼善赢”的精神为引领,打造“学习型团队”,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共享智慧、互助成长,让“团结协作”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垂范:以专业精进树立行动标杆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中层干部需在一线实践中践行“双带头人”使命:

  ‍1.深耕课堂,示范立标:坚守教学主阵地,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上好每一堂课,通过精品课例研磨、教学创新大赛等载体,引领教师提升课堂质效,让“站稳讲台”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必备素养;

  2.智慧赋能,创新致远: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在课程改革、育人模式探索中勇挑重担,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推动教育创新,让“改革攻坚”成为学校发展的鲜明标识。





  王岭书记围绕“目标管理驱动学校内涵发展”主题,以“文化凝聚、角色定位、目标架构、实践淬炼”为主线,为新时代学校管理骨干的成长提供了方法论指引。

  一、文化筑基:以价值共识凝聚发展合力

  1.精准施策: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

  多校区间通过持续性的干部教师培训,拉近情感距离、促进资源流动。但各校在文化传统、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理念,避免简单复制,干部需在特色化实践中提升针对性管理能力。

  2.行胜于言:从“品牌认同”到“品质认同”

  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需要以文化理念的深度落地为支撑。北京钱学森中学通过“大家都好,大家不同”的管理哲学,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动态机制,激发干部队伍干事活力。

  二、角色重塑:中层干部的三维定位与目标架构

  (一)学校干部首先是“能引领的优秀教师”,需兼具三重特质:

  ‍1.专业底色:以扎实的学科素养与教育情怀成为师生表率;

  2.管理自觉:在师德、学习、心理等素养上超越普通教师,成为团队发展的“火车头”;

  3.创新担当:在教育变革中主动破局,以服务精神与战略视野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明确定位:构建“执行—管理—统领”三维能力模型

  1.执行者:以结果为导向的务实精神

  聚焦任务落地,注重效率与规范,在具体工作中追求“规定动作不走样,关键环节有突破”。

  2.管理者:以系统思维统筹全局

  承担任务拆解、资源协调、过程反馈等核心职能,在“管家式”精细管理中平衡原则性与灵活性,锻造“面面俱到”的设计能力与执行韧性。

  3.统领者:以格局视野引领创新

  立足学校长远发展,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团队动能,在战略规划中融入创意元素,需具备“站位高、实力强、善协同”的综合素养。

  (三)目标管理的“金字塔”架构

  1.方向型目标:锚定发展航向

  确立学校核心文化与战略愿景(如钱学森中学“大成智慧”教育理念),通过《干部十要十不要》等制度载体,将价值追求内化为干部的行动自觉。

  2.过程型目标:拆解战略的“施工图”

  中层干部需将宏观方向转化为可操作的阶段任务,在跨部门协作中注重目标的连续性、层进性与整体性,锤炼“承上启下”的系统思维。

  3.具体型目标:扎根一线的“攻坚清单”

  基于实地调研制定精准目标,兼顾可行性与挑战性——既依托现有资源“踮脚可及”,又通过创新挖掘隐性资源“跳起来摘果子”,在细节落实中检验执行力。

  三、实践淬炼:破解目标管理的三大核心命题

  1.共识性:让目标成为“全员方程式”

  通过平等对话、分层研讨,让每个团队成员参与目标设计,明确“我在何处、将往何方、如何抵达”,以责任感激发内驱力。

  2.动态性:在变化中校准方向

  预设目标偏差应对机制:决策者前瞻布局,预留弹性空间;执行者灵活调整,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以预案思维化解不确定性(如课程改革中的资源动态调配),实现“规定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此次培训既是一次能力的“充电”,更是一次使命的“赋能”。为丰台教育持续锻造一支“有理想、善沟通、能抗压、敢创新”的管理强军,提供了理论支撑、实践路径与精神动力。



  撰稿:李峥

  ‍照片:办公室

  ‍编辑:赵佳雪、方盼

  ‍审核:王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