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区级研讨课展示〗 大单元设计 融合AI技术 探索听说教学新路径 --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初一英语区级研讨活动
来源: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 发布时间:2025-04-15
〖校园动态.区级研讨课展示〗
大单元设计 融合AI技术 探索听说教学新路径
--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初一英语区级研讨活动
2025年4月2日,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成功承办了初一英语区级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丰台区初一英语教研员车向军老师组织,北校区初一英语备课组的汪艺老师以及王畅老师分别以研讨课和单元说课的方式进行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Food Matters的听说课展示以及大单元课程设计说课研讨活动,并邀请了西城区英语教研员张继红老师参与了此次区研讨活动的专家点评,同时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朱春平校长以及课程教学中心徐红副校长到场听课,全区东片初一年级英语教师及本校教师共60余人线下参与,全区其他初一英语教师则通过线上直播观看全程参与,共同探讨单元话题下初中英语听说课堂的创新实践。
![]() | ![]() |
![]() | ![]() | ![]() |
一、聚焦课堂:听说融合,应用AI,情境赋能
本次研讨课由初一年级组英语教师汪艺主讲,课程内容选自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Food Matters中的听说课Developing ideas的第一课时。汪艺老师以“健康饮食”为切入点,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融合AI技术,引导学生从听力输入到口语输出,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
![]() | ![]() | ![]() |
二、课堂亮点纷呈
1. 目标明确,层次清晰
课程围绕“学生能够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型表达对食物的观点及评价”展开,教学目标精准契合学生学情。通过食物分类导入、听力预测、文本复现、追问引导等环节,帮助学生逐步积累语言素材,最终在“食堂新套餐设计”的情境中完成语言输出。
2. AI赋能,激发兴趣
汪艺老师创新引入“AI厨师”互动环节,借助AI生成技术模拟真实场景,有效调动学生表达热情。以“食堂推出新套餐”为任务情境,通过教师示范、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内环语言。学生在趣味化活动中主动参与,语言输出的多样性和逻辑性显著提升。
3. 以生为本,灵活调整
课堂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充分思考与表达时间。教师根据实时反馈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三、大单元设计:话题引领,整体设计,提升能力
本次研讨活动中,汪艺老师的听说展示课后,王畅老师则以第三单元Food Matters进行大单元的整体设计说课展示。王畅老师从本单元的话题入手,单元语篇介绍,单元的学习目标,不同课型的课时分析,以及不同课时的教学环节逐一进行说课,让所有听课的老师们对于本单元的整体设计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了解。王老师的说课将初一英语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成效以及新教材的大单元教学,话题引领,整体设计,提升能力的思路一一呈现,受到专家和听课老师们的好评。
![]() | ![]() | ![]() |
四、聚力前行:团队协作赋能青年教师成长
本次区级研讨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研团队与学校领导的倾力支持。作为青年教师,初一英语备课组的汪艺老师和王畅老师在备课阶段均得到了丰台区英语教研员车向军老师的全程指导。车老师多次参与汪艺老师的磨课试讲和王畅老师说课稿的修改审核,从教学目标设定到课堂活动设计,逐一提出优化建议。例如,汪艺老师听说课中最后的输出环节,车老师建议利用AI技术,结合学生兴趣点优化技术应用,设立真实且有趣的输出情境,确保真实性,技术性与趣味性并重;在任务设计上,她强调“需预设差异化铺垫,教师可以先以自身举例进行语言输出,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内化需求”。
![]() | ![]() |
学校领导同样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保驾护航。初中英语组组织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整合团队智慧;徐红副校长多次探讨问询,从教学节奏把控到学生互动细节,给予针对性反馈。此外,学校为本次研讨课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与资源保障,助力青年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创新路径。
五、深度研讨:共话教学,精准把脉
课后,全体参会教师围绕“如何通过听说课提升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展开研讨。西城区英语教研员张继红老师和丰台区英语教研员车向军均对课程给予高度评价。张老师首先提到她很高兴能看到青年教师的成长,看到汪艺老师的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的认真的态度。张老师指出最新版外研教材是对学生们的一次挑战,但本节课很好的使用了教材。本节听说课做到了让学生大声读,每一个学生都大声自信地读出来是很重要的。输出环节的设计也很好,有效利用了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语句及表达,并有机融合AI技术,为学校食堂提供营养餐套餐的推荐,有助于学生未来脱离课堂,在生活中真正地实际应用英语。
![]() |
车老师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活动设计高度契合,情境创设和AI技术的应用为听说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授课教师汪老师在听力理解环节增加追问引导,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提高全员参与度。
![]() |
现场听课的老师对这次创新听说课以及说课研讨回答给以了较高的评价。四中璞瑅学校的张梦捷老师分享到本节课对她收获最大的第一点是汪老师在语言内化这一环节做的特别充分。老师先举例,先分享自己的观点,紧接着再次提问学生,让学生去复现去练习所学语言。第二点则是最后的大输出环节很好的融合了前面所学的两部分语言知识,老师同时也做了支架输出,为学生独立输出做过渡。
![]() |
右安门外国语学校的季伟老师也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谈到平时他在上课的时候出现过学生在最后输出环节有所困难的情况,但今天这节课每个学生都能获取到信息,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是很扎实的课程设计。
![]() |
以下是部分学校备课线上观摩的分享发言:
首经贸附中初一备课组:
1.汪艺老师在课堂中注重搭建多层次语言支架,各教学环节均配备系统性语言框架(如句型模板、框架性表达、情景化台阶),既通过精准支架规范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又保留个性化创作空间,确保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依。彰显了教师对学情与目标的深度把控,体现精细化教学设计的专业智慧。
2.迁移创新环节融合情景教学与AI技术创新,设计"与主厨对话"的真实任务情境,要求学生在选择套餐时灵活运用核心表达完成观点协商,同时借助AI语音技术(如comboABC主厨语音介绍)增强情景互动性,实现语言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与数字化素养的协同发展。
人大附丰台学校初一备课组:
1.导入环节为学生呈现了不同食物的照片和英文单词,这不仅是为了激活学生的已知,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同时也是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不同类别的食物,这里汪老师补充了新单词staple food(主食)显得非常自然。
2.在听第一段对话之前,汪艺老师让学生预测两人对于沙拉和汉堡的观点,这也是充分考虑了学情,这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会重点关注两人的观点信息,同时也能检测学生的预测是否正确。
![]() | ![]() |
六、创意飞扬,英语绽放
课前全体初一学生基于第三单元的大标题“FOOD MATTERS”设计了以“My favorite food”为主题的海报,并在年级进行了展示分享。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
![]() | ![]() |
![]() | ![]() | ![]() |
课后学生积极认真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设计了属于自己的“combo D”。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
七、携手并进,深耕教学
教育,是点燃思维的火种,是照亮未来的灯塔。此次初一英语区级研讨活动不仅是学校英语教学成果的展示以及教学实践的探索,更是钱学森中学北校区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践行。从“AI厨师”的趣味互动到“食堂新套餐”的真实情境,从分层教学的精心设计到学生表达的百花齐放,我们看到了教育技术的力量,更感受到了教育情怀的温度。每一节课堂的打磨,都是教师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每一次研讨的碰撞,都是教育人对理想课堂的追寻。
![]() | ![]() |
以研促教,笃行致远。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秉承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与区域教育同仁携手,进一步探索AI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具活力的高效课堂,共同书写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篇章!
撰稿:汪艺
摄影:王畅
编辑:张仑 王畅
审核: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