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钱学森中学!

网站首页 > 集团办学 > 钱中北校区 > 校区活动新闻

集团办学
钱中教育集团
北京钱学森中学
钱中北校区
槐房小学
东高地一小
东高地二小
东高地四小
北京教科院丰台学校

〖校园动态. 科研培训〗 专家助力 科研提质

来源:钱学森中学北校区 发布时间:2024-10-28

校园动态. 科研培训

专家助力 科研提质

----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

研究型学校建设项目暨学科专家工作室启动会

  20241022日下午,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召开了区研究型学校建设项目暨学科专家工作室启动会。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室王红雁主任,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课程发展中心刘婧主任,丰台区英语教研员车向军老师,钱学森中学北校区执行校长朱春平校长,课程教学中心徐红副校长,李憬斌主任,黄华斌主任,车永慧主任以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等参加了此次启动会。


   会议由车永慧主任主持。首先车主任介绍了本学期研究型学校建设项目组聘请的八位专家情况,然后朱春平校长为到会的三位专家颁发聘书并讲话。朱校长表达了对三位专家亲临会场的衷心感谢,同时也表达了对所有参会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科研活动的鼓励与期待。


   之后则由徐副校长做《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研究型学校建设项目方案》解读。徐副校长从项目的学校背景分析,项目计划以及项目保障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享。钱学森中学北校区有着丰富的航天科技资源优势和众多科技荣誉,与钱学森中学本部合并以来,在教育教学上逐渐融合,并且结合本部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训以及大成智慧学课程体系,正在不断调整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而且学校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很多科研亮点,教师们在多样的研训活动中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骨干教师的示范展示课,青年教师的徒弟汇报课,不同学科教师的区级研讨课,还有每学期的教研组研讨课,干部的推门课等等,无不让老师们专注于课堂研究,提高教学效果。徐副校长指出学校将借助于区研究型学校建设项目的平台,在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基于问题导向的核心素养创新课堂的实践研究,提高老师们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共同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此次启动会还邀请三位项目组专家做了微讲座培训,北京教育学院杨雪梅教授因工作无法到场,但是也为老师们提前录制了一个视频,杨教授的主题为《了解教育趋势 科研助力发展》,她向老师们讲述了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变化与挑战,数字化AI对教学的冲击,以及应该如何适应这些挑战和冲击。杨教授提出老师们应该更新教育观念,锤炼育人能力,不断学习,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学习--研究,以及研究--学习--实践中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智慧教师和新时代的好老师。


王红雁主任则以《提升团队科研领导力助力研究型学校建设》为主题,给老师们讲解了什么是研究型学校,如何建设研究型学校,以及团队领导力和科研领导力是什么,并且指出科研领导力的实践路径就是在课题研究中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发现问题,判断原因,确定研究方法,假设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方法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实践运用。


刘婧主任作为丰台区课程发展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对课程建设有着非常独到及深厚的见解。此次活动刘主任微讲座的主题是《学科课程初探》。刘主任首先指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定位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让学生具备核心素养。在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要求落实新一轮课改,实施五大行动: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教学方式变革行动,科学素养提升行动,教学评价牵引行动,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行动,切实加强国家课程方案向地方,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转化工作,坚持因地制宜“一地一计”,因校制宜“一校一策”。为了更好地让学校做课程规划,找到突破口,刘主任以古德莱德的课程五层理论做了方向指导。古德莱德课程主要包括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和实践课程,而学校的课程建设则主要是学校层面的课程体系,类似于古德莱德的领悟课程,教研组层面则是运作课程,教师层面的学科课程就是实践课程。而学校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之路可以分解为学校职责的学校文化系统梳理和课程顶层设计,教研组职责的课程群和单元整体设计,教师职责的新课案,基于学习的路径、策略、工具与资源组织,逐步有效施为方可达成真正协同。


会议结束之际,徐副校长再次表达了对三位专家微讲座培训的感谢,并希望全体与会老师们能及时消化专家们的培训知识,在后期的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确定学科研究方向,逐步实施学科课程建设。

 

此次启动仪式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发展新动力,指明了科研新方向,希望北校区能在这个项目的牵引下,真正让科研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附: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