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第二届读书节〗 阅读,是人生最重要的修行 ——北初中语文组读书日名师讲堂
来源:钱学森中学北校区 发布时间:2025-04-27
〖校园动态.第二届读书节〗
阅读,是人生最重要的修行
——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初中语文组读书日名师讲堂
2025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主题定为“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Reading:A Bridge to the Future),倡导通过阅读开拓视野、传递智慧,为人类共建更美好的明天。北京钱学森中学北校区为实践这个读书日目标,初高中语文教研组组织了以“书香满校园,阅读润青春”为主题的第二届读书节活动,开设了系列读书活动,其中名师讲堂于4月14日开讲 ,我们特别邀请了“80后”名师王俊鸣先生,为我们的初二学生作了题为《把读书当面包的民族才有出息》的读书日专题讲座,上了一节精彩的大语文课。课程教学中心教学副校长徐红,初高中语文教研组马瑞霞老师,陈治君老师和初二全体语文教师均到会听讲座,感受王俊鸣老师名师讲堂的魅力。
![]() | |||
![]() | ![]() |
王俊鸣老师,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用老先生的话说“才84岁”,实实在在的“80后”。王老师是北京市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几十年坚守“为了使学生更聪明”的教学宗旨,名人弟子满天下;他也把“使读者更聪明”作为著书立说的追求,常年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有《唐诗通解一百首》《唐宋诗词难点解读》《论语新说》《让学生获得语文智慧》《语文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文章读法》《写作与说话》(人教社实验教材的主要执笔者)等,为推动语文教学发展贡献巨大。
![]() | ![]() |
通过讲座,王老师告诉孩子们“书籍是文明的载体”,并运用自己广博的见闻、深刻的思想、平易而不失生动的语言,带领孩子们去探寻读书的意义,这是一次丰富而生动的精神、文化之旅。王老师从三个层面讲述了读书的意义:
首先,从个人来说,读书可以塑造个人形象,让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形成一身的“书卷气”,这是可以治疗市井气、粗俗气的良药;读书还可以带给你精神力量,支撑你度过很多困难;还可以成为你创新前行的底蕴,“站在巨人的肩上”。
其次,从家庭来说,读书可以造就书香之家,即通常所说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和谐有礼的家庭氛围。
再次,从国家民族来说,读书可以提升国家民族的文明程度,让我们更文明地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王老师心中装着孩子、家庭、国家和民族,讲述过程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经典信手拈来,把渴望读书的种子埋进了学生们心里。此外,他还现场教授学生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对孩子们、对未来寄予厚望。正如王老师讲座的标题一样,只有把读书当面包的民族才有出息,只要我们的孩子们都喜欢读书了,民族,国家才会更有希望,更有发展!
因此我们也借此次讲座倡议:
致我们的学生,请大家以书为舟,遨游知识的海洋!
致我们的老师,让我们以书为帆,引领教育的航向!
致我们的家长,让我们以书为桥,搭建成长的阶梯!
![]() | |||
![]() | ![]() |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打开一本好书,就是开启一个崭新的世界。因为阅读,让我们能听到你悦耳的读书声,看到你灵动的读书感悟;因为阅读,让我们遇见手捧书卷、眼中有光的每一个你;因为阅读,让我们配享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将在文字间丈量世界的广度,在书香中积淀生命的厚度!
附:部分学生讲座收获
![]() | ![]() | ![]() |
1. 初二(6)班 王烯榕
“书中自有颜加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不仅是对读书时物质收获的描绘,更是对读书价值的肯定,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批判与反思,学会了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一颗善良丽心。这些宝贵的品质,正是我们走向成功实现梦想的基石。此外,读书求学,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坚韧不拔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不断攀登崎岖的山路,但正是这些挑战与困难,让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在逆境中寻找光明和希望,正如李白所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坚持就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保持对读书的热爱与执着,让知识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与蜕变。
2. 初二(5)班 冯子萱
听了王俊鸣先生的讲座,我深刻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从个人层面看,读书是自我成长的阶梯,它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开阔视野,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通过阅读,我们能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素养。从家庭层面看,读书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家庭中如果都热爱读书的话,家庭中就会弥漫着积级向上的气息,同时父母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从国家层面而言,读书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读书能够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推动着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我们与猩猩的差距只是几本书,它使人类能够不断进步推动文明的发展,无论从哪个层面,读书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珍惜读书的机会,用知识武装自己,为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3. 初二(3)班 龚婉婷
我非常荣幸能听到一次来自“北大学子”王俊鸣老师的课,这是一节独特的语文课,虽然不是讲课本中的内容,但却教会了我一个道理:养成读书这个好习惯,对自己一生有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讲座中,王老师提到了《红楼梦》。老师说在这部电视剧中林黛玉是很有文化的,但是在影视剧中演员却没有体现出来。王老师说喜怒哀乐都可以演出来,可是唯独文化是装不出来的,它是一个人的内涵,这也就是读书的意义,有时候,它也是肉眼可见的。通过王老师所说的示例,我也明白了作为学生的我,就更加应该增加阅读量。王老师还提到了如何挤时间去读书,上了中学,读书总觉得没有时间;然而,我们仍然有一些时间去看书,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放几本书,一有空,就可以看,即便是十分钟,坚持下来也会有收获。
谢谢王老师的课,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4. 初二(4)班 南雅彤
听过王俊鸣老师的讲座后,我颇有感受,怀着敬佩之心,写下了这篇感言。
讲座中,王俊鸣老师询问我们关于读书的名言,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开始,我对这句话并不理解,王师为我们讲解这句话的含义,人如果把书读进去,那么这个人的气质就会提升。后来王师给我们推荐了读书的方法,我知晓了读书要有方法,要将书归划为生活的一部分。
讲毕,我近日开始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运用着王师所讲的方法,在一字一句间,我读到保尔在自己双目失明,全身瘫痪时,他并没有放弃,将文学当作武器;我读到保尔看到共青团大会,看到冬妮娅华丽的着装与她争吵;我读到保尔是一位忠于理想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我深受启发,心身仿佛去真正贴近了书本。
我非常感谢王师的这次讲座,让我理解了读书的意义,让我的心胸更加宽阔,让我热爱上了诗书!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读书,享受读书之趣,将心贴近诗书;体悟诗书之意,学习书中文化,庚续古人的教导!
5. 初二 (6)班 徐夏琳
虽然王老师的演讲结束了,但带给我的遐想还远远没结束。老师的课题叫“把读书当面包的民族才有出息”,我自己认为“面包”是食物,是每天必须摄入的食物,"把读书当面包"就是说读书也应该像吃面包一样,每天都做。再因为书中有许多知识,所以也就是只有重视读书的民族才能够有进步。
现在的我们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任务甚至负担,以为学知识读书就是用来应付考试,将来有一个稳定的生活。但周一的这堂讲座,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读书的本质,是为了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为了不再落后,不再挨打,这是真正的"任务"。感谢老师的这堂讲课给我带来的很多收获,现在的社会很安定,国家势力很强,但还是需要未来的我们去继续维持发展的,只有继续好好学习,好好读书,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 | ![]() |
供稿:初中语文组,初二语文备课组,初二学生
摄影:陈治君 曹文菁
编辑:张仑 王畅
审核:徐红